“在完成之前,事情總是看上去不可能被完成。”聯合國華西裝外套沙氣候大會也應驗了曼德拉說的這句話。
  圍繞著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體系該如何構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針鋒相對,致使很多網站優化談判議題裹足不前,大會不得不加時24小時通宵達旦圍繞文案進行磋商,最後找到了幾個比較“中性”的詞,讓分歧漸漸彌合,又戲劇般地達成決議。
  那些寫在決議上的字句,每一筆增刪背後都是一場激戰!華沙氣候大會最後的當鋪48小時里,195個締約方都在博弈什麼?又將如何影響未來數年裡的全球氣候政策?
  ▊▊▊巴西提烤肉案最後被蒸發
  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康妮·赫澤高指責發展中國家鑄建“防火牆”,由發展中國家組住商不動產成的“立場相近國家集團”談判代表克勞迪婭·薩勒諾反擊歐盟厚顏無恥
  爭議先從巴西提案開始。
  根據《德班平臺》的框架要求,大會歡迎各方提交關於談判的方案建議。歐盟、美國、巴西和非洲都提出了對2015年新條約的方案和想法。
  《德班平臺》啟動於2011年在南非德班舉辦的氣候變化大會,其任務是推動各國在2015年前達成新協議以對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安排。根據規定,新協議草案最晚於2015年5月形成並派發各國。華沙氣候大會的重頭戲,就是要制定出《德班平臺》的“游戲規則”,篩選出可以深入談判的選項,以確保在2014年底的秘魯利馬大會上可以形成初步的談判案文。
  其中,最關乎各國切身利益的當屬何時、以何種力度拿出未來溫室氣體減排目標。
  歐盟試圖在新的氣候體制下重塑其全球領袖的角色,而成為領袖的第一步就是制定“游戲規則”。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康妮·赫澤高拿出了他們的方案建議,核心內容就是希望通過“適用於所有國家”這一要求做文章,在新協議里顛覆“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
  美國方案的核心內容與歐盟大同小異:提出制定減排目標時需要“事前的明晰”,也就是需要提供詳細的信息,不認同30年前設定的國家類型的分類方法是有效的。該方案可以說完全拋棄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這堵“防火牆”。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發達國家想做氣候談判的帶頭人,發展中國家一改在氣候談判中過去主打防守牌的姿態。這一次,巴西和非洲都提出了對2015年新條約的方案和想法。其中巴西方案呼聲最高,獲得了包括中國在內的130多個發展中國家的支持與認可。
  巴西方案的核心內容就是通過授權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開發一個考量1985年以來歷史排放責任的方法,用以指導各國內部的目標咨詢、討論和確定,根據歷史責任、國家能力和內部情況等制定該國目標。
  “發展中國家第一次提出的基於2020後氣候協議的想法。過去發展國家一直在打防守,重覆立場。這次終於有了一個向前看的、從某種角度來說具體的有操作性的想法。”聯合國氣候大會資深觀察員楊富強評價。
  巴西提案在各國間進行了反覆磋商,但未能獲得發達國家的支持,致該方案未在《德班平臺》正式的主席案文中體現,也沒有成立部長級別的、有針對性的磋商,似乎一下子“蒸發”了——僵局同時也出現了。
  起草文案,不停修改,一版又一版。第四版的《德班平臺》主席案文,對減緩、適應、資金、技術等具體表述上依然比較模糊,更多的是機制、時間、要素等建議。由於其弱化“防火牆”,中國、巴西、印度等立場相似國家集團對該文本表示不滿。此時,時鐘已經走過了11月22日下午6時,已是大會預定的閉幕時間。
  以強勢著稱的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康妮·赫澤高站出來公開指責發展中國家鑄建“防火牆”,是氣候談判進展的障礙;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立場相近國家集團”隨即派出康妮的“老冤家”、委內瑞拉美女談判代表克勞迪婭·薩勒諾做出反擊,表示歐盟的指責難以置信、厚顏無恥。
  ▊▊▊觸動底線“2B”大戰
  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一直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合作的基石
  雙方的角力仍在會場的各個角落上演。被疲憊、失望折磨了幾十個小時的人們開始催促主席國和各地區集團的領導人儘快做出決定。全球氣候行動網絡更是組織了近百人在會場發出噓聲。
  中斷的談判隨後繼續。進入夜晚的華沙體育中心燈火通明,幾個重點議題還籠罩在膠著中難以突破,但問題聚焦了——矛盾焦點集中在“進一步推進德班平臺工作”的文件草案的第2自然段B款和C款。B款這樣描述:“要求各國發起或者加強本國自主決定的減排目標承諾,以達成《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終極目標,且在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前,對目標做出清晰、透明的闡述,使其便於理解。”
  中國代表團談判代表騰飛告訴南方日報記者,B款就是規定各國應如何進行未來氣候目標的準備、何時拿出這些目標、以及參照何種模板/形式拿出這些目標,並作出承諾。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四章明確表示:“所有締約方,考慮到它們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以及各自具體的國家和區域發展優先順序、目標和情況。”一直以來,“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都被髮展中國家視為不可動搖的原則,也是中國談判的紅線。
  中國、巴西、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強烈要求把“在公約下適用於所有締約方”寫入2(B)。
  滕飛稱,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一直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合作的基石。根據這一原則,發達國家承擔絕對減排的義務,而發展中國家則應該在得到發達國家的資金和技術支持的基礎上,自主減排。
  爭論的實質也清晰了:2(B)條款涉及將來世界氣候變化責任劃定和定義,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到底應該負多少責任。發展中國家要堅持公約,發達國家想慢慢淡化這一點,推卸、轉移責任。
  時鐘走到了11月23日凌晨3時,分歧依然難以彌合。深夜的會場顯得空空蕩盪,一些人仍在等待結果,一些人已經就地和衣睡去。
  凌晨5時左右,中國代表團團長解振華約上巴西、印度的環境部長在“中國角”繼續商議。
  資金問題、《德班平臺》談判以及損失和損害機制問題,合為一攬子問題擺在了部長們面前,解振華索性請來美國氣候談判特使斯特恩趕到“中國角”,閉門磋商。
  ▊▊▊城池得失藏在字句間
  之前一版中使用的有法律約束力的“承諾”,被替換為“貢獻”,並增加了“在公約下適用於所有締約方”。這一措辭讓雙方僵持了整整一天,至於怎麼解釋明年還將談判
  一些常年參加氣候談判的代表,對這幕冗長、沉悶的年度大戲似乎習以為常。但克勞迪婭·薩勒諾不這麼看。在23日上午9時開始的非正式會議上,她向大會主席直言:“我們已經連續工作30多個小時,我們也是人,我們都很累!請你就未來的會議進程做出具體、明確的安排。”
  蘇偉也強調,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區分,今天仍然是有效的。他特別提出,資金是華沙會議成敗的關鍵,資金不落實將使多邊機制面臨嚴重的信任危機。發達國家必須切實兌現出資承諾,特別是確保2016年前出資規模不少於700億美元、提出到2020年每年出資1000億美元的清晰路線圖,並儘快以公共資金為主向綠色氣候基金註資。
  值得一提的是,“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在發展中國家的內部也有不同的立場。比如南非在此次大會中就計算排放責任時提出的“公平參考框架”,這與中國、印度和巴西的立場並不相同,卻與歐盟的立場相近。
  其他發展中國家的代表也接二連三發言。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已經到了下午4時,各國代表仍在滿場奔走,會場混亂依舊。場下大部分人開始猜測,即便延遲一天,大會看來也閉幕不了。
  此刻,大會卻出現了大逆轉,最膠著的時刻戛然而止。大會主席宣佈,現在來通過《德班平臺》決議,大會現場瞬間沸騰,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
  印度代表團首席談判代表把修改後的《德班平臺》決議文本的第2自然段B款念了兩遍,無任何國家提出反對,大會主席敲下了表示“通過”的小槌。
  南方日報記者註意到,之前一版中使用的有法律約束力的“承諾”,被替換為“貢獻”,並增加了“在公約下適用於所有締約方”。而這一措辭雙方僵持了整整一天,至於怎麼解釋明年還將談判。
  一同順利敲槌通過的還有綠色氣候資金決議。有破亦有立——相比德班平臺的決議,發展中國家守住了“紅線”,氣候資金決議偏向了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提出的2016年中期資金要達到700億美元的路線圖”的訴求在此次會議上並沒有得到實質性進展。大會在最終決議里並沒有給出一個明確中期資金數字,僅提出“初始資金達到一個可觀的規模。”
  ●南方日報記者 龍金光 實習生 嚴巧 發自波蘭華沙 採編統籌:陳韓暉 羅彥軍  (原標題:決議每個字句增刪背後都是一場激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k53oklin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